概念
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,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連結,早已不再侷限於固定的面對面形式、時間或地點。傳統的集體工作形式,已逐漸被彈性且多元的線上和雲端功能所取代。
針對個人而言,過往的工作形式,透過移動,從家到工作場所,是一種「點到點」的過程。現今的網路環境,工作地點可以是任何場所,甚至是在移動的過程中,就可以進行的。
工作空間的進化,已由過去的由高至低的,以管理階層為主的規劃方式,漸漸的以水平化的管理模式為主,以大多數的員工為優先,由下而上的翻轉,以「人性化」為核心概念,顛覆了過往的封閉且千篇一律的方式,趨向於一個「舒適且減壓」的工作環境,謀取員工最大福利並創造最佳產能,於是,「第三空間」的概念油然而生。
第三空間,於形式上,帶出企業體的核心價值與產品特色,提供一個有別於傳統視角或既定刻版的印象,用以詮釋該企業體獨特的面向。本案企圖以「在咖啡廳內工作」的氛圍來傳達第三空間的概念。例如,利用大地色系來創造溫度,採用木質的面材來提高親和感,利用點光源及間接照明來降低冷色系的高科技感等。
第三空間的營造,可以適度的釋放壓力,轉換注意力與情緒,亦可以提高工作及溝通的效能,具有滿足社會心理性的效益。於工作空間之中,運用第三空間的設計與規劃,成為客製化的核心概念,使工作空間可以呈現多元且人性化的面向。
設計與規劃
本案位於內湖科學園區,規劃面積為165平方公尺的室內單元。
於平面規劃上,長向矩型的辦公空間,由入口開始,依據功能上的需求,分為前後兩部份。
前半部為對外開放區,包括網路控制及展示中心及入口接待區。
後半部為後場辦公區,不對外開放,包括內部會議室及開放式工作區。
這四個主要的空間,以側邊的走道來連結,以保持空間的最大使用,亦將走道過渡空間作最簡捷的動線安排。走道中央,以玻璃門作門禁控管,以保持後場辦公區的私密性。
就工作空間的辨識度而言,工作空間除了滿足機能上的需求之外,它亦必須外顯公司組織的本質與特色,也就是企業體的核心價值,透過實體空間這個媒介,傳達該組織的身份與特質(Identity)。
於是,透過特定工作場所的空間營造,體現企業的訴求形象,以取得外界的認知,以及內部成員的認同,則成為辦公空間規劃設計的重點。